從藥罐子,到不再依賴的健康身心  芳療生活家・Sandra(上)
從藥罐子,到不再依賴的健康身心  芳療生活家・Sandra(上)

2017/05/24

6,989

 訪一開始,Sandra就讓我抽精油,一瓶對應心輪,代表最近可能付出太多愛在某些人,一瓶則呼應近期的人際關係。依蘭與檸檬屬的氣味散發開來,為此次的訪談做了一個開端。

  認識芳療,扭轉用藥過度的習慣

  最初學習芳療, Sandra其實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與精油廠商接洽,才讓她在2001年時開始研究「精油」這個領域。「香氣大家都喜歡嘛,但閱讀書上那麼多的資料,初期我都會想,這是真的嗎?」沒想到一開始涉入其中,竟就深深自拔,現在還成立了中華芳香推廣協會,希望將芳療帶給更多大眾來認識。

  Sandra的學習歷程非常紮實,還曾到法國普羅旺斯及英國親自跟隨英國Shirley Price老師學習蒸餾及化學分子等芳療知識,也參觀大型蒸餾廠,在法國普羅旺斯參觀當地人民蒸餾百里香、快樂鼠尾草,一大片的薰衣草田,也打開Sandra的心房。而其實在尚未認識芳療之前,她是一個用藥過度的標準現代人。

  Sandra與弟弟相差一歲,但小時候因為弟弟罹患罕見疾病,媽媽把全部重心放在弟弟身上,後來弟弟痊癒後,或許為了吸引注意、或許只是出於本能的生存方式,Sandra小學一年級開始假裝胃痛,老師便給她一杯水、一顆藥,現在她還清楚記得那個畫面,沒想到胃痛裝了幾次,後來竟真的成真,這些痛伴隨她成長,長大後開始工作,不是胃痛,就是頭痛,再來還有感冒,那個好又換成這個,總是無限反覆,讓Sandra成了名副其實的藥罐子。

  「我以前都要吃到止痛加強錠,身上一定會備藥,沒有藥會慌張,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工作。」直到接觸芳香療法後,這根深蒂固的用藥習慣才讓Sandra嚇出一聲冷汗:「我怎麼會如此依賴藥品?而不去試著瞭解自己的身心?」

從藥罐子,到不再依賴的健康身心 芳療生活家・Sandra.圖片來源:本人提供

  曾居住加拿大2年的Sandra舉例,國外的人感冒去看家庭醫生,醫生不會開藥給你,只會告訴你,趕快回家多喝水多休息;但在台灣,病人上診所就是一定要拿到藥,往往吃了藥效很強的藥,還會覺得這個醫生好厲害,居然一下就康復了。

  吃藥吃了好幾十年,現在Sandra懂得運用芳療後,幾乎不再依賴藥品,這是她人生的一大轉折。

  小時候她裝胃痛,到後來胃痛真的開始發生,用了精油,其實不只是處理表象的問題,也進入內心的層面,發掘出深處的傷痛,正如佛教所說,找到問題、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,精油抓週也一樣,先讓我們意識到問題,再來願意面對,才能進而解決,而很多時候一旦心中的情況好轉了,生理上的問題自然也能迎刃而解。

  對Sandra來說,精油抓周是大自然的偉大之處,過程,「是油懂你,不是我」,而這方式既簡單,又可以幫助他人。

  生活中每一處都能與芳療連結

  身上一定會攜帶精油的Sandra,有一次在長途飛機上,一位嬰兒不停哇哇大哭,她便將幾滴的薰衣草滴在嬰兒的衣領上,接下來的10幾個小時都安安靜靜,讓Sandra體悟到,書上的功效都是真的。

  還有一次她去游泳池玩,突然聽到一位阿嬤驚慌跑到櫃檯求助,原來是她的孩子從烤箱出來後就昏倒了,Sandra立即選了合適的精油,塗在孩子的後頸處,孩子便醒了過來,這些歷歷在目的畫面,都是讓Sandra能如此熱愛芳療的原因。

  上禮拜Sandra接到家人的電話,說媽媽因為感染可能隨時有生命危險,你趕快回來。由於媽媽年紀大,臥床已好幾年,一進到病房,為了讓媽媽可以舒適些,Sandra就用了檸檬、萊姆等的精油來淨化空氣,也用柑橘屬及尤加利等精油替媽媽按摩,原本以為這次是終點了,只是單純想藉著精油來讓媽媽不要那麼難受,沒想到過了一天後竟有明顯的好轉,媽媽也能自己排便,不需用到塞軟便劑增加身體的痛楚。

從藥罐子,到不再依賴的健康身心 芳療生活家・Sandra.圖片來源:本人提供

  對現在高齡化的台灣來說,這也是Sandra想要推廣的:「精油有很棒的抗菌效果,不管是老人長期臥床、居家照顧上,芳療都有它很大的幫助。」

  芳療已經深深進入Sandra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,家中可以製成噴霧來清潔,小孩也因為覺得有效,會直接拿來使用,自己的孩子更是精油寶寶,從小就跟著媽媽用,而在外搭乘大眾交通車時,Sandra就戴上口罩,將精油滴在口罩外側,還可以避開不好聞的氣味。

  (未完待續)

  採訪編輯/YU
 
Top ↑